今年以来,李沧区应急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应急管理厅《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》(鲁应急发〔2020〕2号),遵照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各项要求,以扎实推进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为主要抓手,着眼高危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,发挥监督检查一对一优势,“点穴式”推动高危行业安全监管数字化、专业化。
一、搭建平台,绘制数字监管蓝图
积极引进两家专业机构,结合“李沧区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”微信小程序对全区33家加油站进行复工统计、检查统计等6类统计分析,根据统计分析每季度针对性采取“2 3”模式,即检查1次,复查1次,每次参与专家不少于3人。深入高危行业企业进行督促指导,全面排查企业风险点,督促企业制定针对性风险管控措施,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。
二、保险覆盖,织密多方应对网格
构建“保险 科技 服务”新型安责险模式,通过政策引导、政府推动、市场运作,将全区高危行业企业、专家机构等信息全部纳入“李沧区安委办信息化平台”数据库,实现监管部门、保险机构、投保企业、专家机构多方治理,提高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对能力。目前,全区现有危化品生产企业、储存式经营企业均列入试点,已全部完成安责险投保工作。
三、“主播”带看,提升技能生成质效
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宣传片和安全提示80余条;编发应急公益短信100万余条;开设“画说应急”“小姐姐安全课堂”系列微信专题漫画、录播课程21节,参与培训学习人员3600余人次,课程从企业实际操作、隐患排查、风险管控、应急处置4个方面对高危行业内部有限空间等各类风险点进行“云端”教学,并通过服务微信群24小时为企业释疑解惑。